將掌心朝上,拇指到肘關節會感到疼痛的話,極有可能就是網球肘。
正式醫學名稱為「肱骨外上髁炎」,屬於肌腱發炎產生的疼痛。現代人長期使用手機,從事劇烈運動或過度使用手腕,使肌腱超過使用負荷,造成拉傷與挫傷。此外,網球肘也常見於長期維持同一姿勢,導致手腕與手肘變得僵硬,血液循環不良而產生麻痺症狀。
網球肘的檢查:
臨床理學檢查上可在手肘外側,總伸腕肌腱附著肱骨處發現明顯壓痛或是手腕伸展時給予阻抗,手肘外側會有明顯疼痛;超音波則可明顯看出總伸腕肌腱是否發炎。
訓練目的及方向:
網球肘的治療包括適當的休息或經由醫師開給藥物或超音波、雷射、經皮電刺激等物理治療;也可以配戴適合的護肘來轉移施力點,使發炎處獲得休息。
治療早期著重休息與止痛,配合物理治療與止痛藥物,每一至二星期回診視情形調整治療方式,急性發作的肌腱炎多會在四至六星期內緩解;已成慢性肌腱炎則需三個月至半年。若疼痛嚴重或長期治療仍未進步,則建議局部注射藥物,使疼痛更有效緩解。
疼痛緩解後須配合復健運動,自我復健運動方式:
一、手腕及手肘伸肌肌腱拉長及屈肌肌力訓練:(圖一)
步驟(一)將前臂至於桌邊,手腕伸出桌緣。
步驟(二)輕握拳,掌面朝下,先維持手腕於正中位置。
步驟(三)手腕往下屈曲,維持10秒鐘。
步驟(四)回到正中位置,休息5秒鐘。
步驟(五)重覆動作5次,可漸次增加至10次。
(圖一)
二、手腕及手肘屈肌肌腱拉長及伸肌肌力訓練:(圖二)
步驟1-5同上,唯步驟3.動作為手腕向上伸展。
三、手腕及手肘尺側肌腱拉長及橈側肌力訓練:(圖三)
步驟 1.將前臂置於桌邊,手腕伸出桌緣。
步驟 2.輕握拳,拳眼朝上,先維持手腕於正中位置。
步驟 3.手腕往下(即小指側)屈曲,維持 10 秒鐘。
步驟 4.回到正中位置,休息 5 秒鐘。
步驟 5.重覆動作 5 次,可漸次增加至 10 次。
(圖三)
四、手腕及手肘尺側肌腱拉長及橈側肌力訓練:(圖四)
步驟 1-5 同上,唯步驟 3 之動作為手腕向上(即大拇指側)伸展。
(圖四)
經過復健後~
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病患在三至六個月經上述療程後症狀緩解。極少數病人對保守療法效果不佳者可考慮開刀治療
網球肘患者需注意~
一、不適合接受局部推拿按摩,以免使發炎及疼痛更嚴重。
二、避免手提重物,或長時間抱小孩。
三、避免單純以手臂力量揮動球拍或拖地,而該用身體的力量。
<資料來源:長庚紀念醫院>